坐月子饮食有哪些原则(月子里七大饮食原则)
坐月子的时候体质比较虚弱,所以在饮食方面要多加注意。在月子里的饮食要遵循一定的科学原则,那么坐月子饮食有哪些原则呢?月子百科告诉你月子里七大饮食原则,快速恢复身体。
1.分段实施
许多地方的月子餐讲究大热大补,但实际上产后新妈妈体质尚虚,中医认为,虚不受补,更何况分娩产生的大量恶露尚未排除,因此进补也需要考虑身体状况,按照新妈妈身体复原的四个阶段分段实施,每个阶段有各自的调理重点,这些内容将会在后面详细介绍。
2.均衡多样
月子里,新妈妈的饮食荤素搭配很重要。进食的品种越丰富,营养就会越平衡、越全面。如果荤食过量,不利于胃肠蠕动,会影响消化,降低食欲。素食里含有大量纤维素,能促进胃肠蠕动,促进消化,防止便秘。也有些新妈妈为了减肥,一味吃素,这样也会对自己和新生儿产生不利的影响。除了荤素搭配,主食上也可考虑粗细搭配,粗粮可以与米饭、面条搭配食用。
3.少食多餐
由于新妈妈刚生完宝宝,胃肠功能减弱,蠕动减慢,如果一次进食过多会增加胃肠负担,从而影响消化功能。新妈妈月子里每天餐次应在5~6次为宜。
4.食量适当
产后过量饮食除了会让新妈妈在孕期体重迅速增加外,对于身体恢复并无益处。如果是母乳喂养婴儿,奶水很多,食量可以比孕期稍增,最多增加1/5的量;如果奶量正好够宝宝吃,食量则与孕期等量即可;如果没有奶水或是不准备母乳喂养,食量和非孕期差不多就可以了。
5.进食有顺序
新妈妈进食时也应注意摄取食物的先后顺序。首先吃平性、温性的热食,再吃一些凉性的蔬菜,吃完饭后约10分钟再吃水果。这种吃法既不伤胃,也能吸收到蔬菜、水果的精华。若空腹就吃凉性或纤维较粗、难消化的蔬菜水果,易致寒气入侵,而易产生消化不良的种种症状,常见症状如打嗝、吐酸水、胃痛胀气、排软便或拉肚子等。
6:。稀软为主
新妈妈月子期间出汗较多,体表的水分挥发也大于平时。因此,新妈妈饮食中的水分可以多一点,如多汤、牛奶、粥等。新妈妈的饭要煮得软一点,少吃油炸的食物,少吃坚硬的带壳的食物。新妈妈产后由于体力透支,很多人会有牙齿松动的情况,过硬的食物既对牙齿不好,也不利于消化吸收。
7.咸淡适宜
一般认为,月子里的饮食要清淡,最好不放盐,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。从科学的角度上讲,新妈妈的月子餐应该咸淡适宜,应少加一些调味品及盐,这样除了可以促进新妈妈的食欲,对新妈妈的身体恢复也是有益的。


咨询坐月子问题